GB/T 14591-2016《水处理剂 聚合硫酸铁》标准详解
GB/T 14591-2016是我国现行的聚合硫酸铁产品国家标准,于2016年8月29日发布,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,替代了原GB 14591-2006标准。该标准规定了水处理用聚合硫酸铁的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等内容,适用于饮用水处理、工业用水处理及废水处理等领域。
核心内容
1. 产品分类
标准将聚合硫酸铁分为液体和固体两种形态,并细分为Ⅰ型和Ⅱ型:
Ⅰ型:适用于饮用水处理
Ⅱ型:适用于工业用水及废水处理
2. 技术要求
(1)理化指标:
全铁含量:液体≥11.0%,固体≥19.0%
盐基度:8.0%-16.0%
不溶物含量:液体≤0.5%,固体≤1.5%
pH值(1%水溶液):2.0-3.0
(2)卫生指标(仅Ⅰ型):
对砷、铅、镉、汞等重金属含量作出严格限制,确保饮用水安全。
3. 试验方法
标准详细规定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:
铁含量测定:重铬酸钾滴定法
盐基度测定:氢氧化钠滴定法
不溶物测定:过滤烘干法
重金属检测:原子吸收光谱法
4. 检验规则
出厂检验:每批产品需检验外观、全铁含量、盐基度等基本指标
型式检验:在原料、工艺变更或定期(每年至少一次)时进行全项检验
5. 标志、包装与储存
产品包装应标明产品名称、型号、执行标准、生产日期等信息
液体产品采用塑料桶包装,固体产品采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
储存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日晒雨淋
标准特点
1. 安全性提升:相比2006版标准,对饮用水处理用产品增加了更严格的重金属限量要求。
2. 分类更科学:按用途将产品分为饮用水级和工业级,满足不同使用需求。
3. 检测方法更新: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,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
实施意义
该标准的实施规范了聚合硫酸铁产品的生产和使用,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,对保障饮用水安全、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。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,使用单位也应依据标准选择合适的产品。
GB/T 14591-2016作为聚合硫酸铁产品的现行国家标准,通过科学分类、严格指标和规范检测,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。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,也促进了水处理技术的进步,对保障水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。